華為蟬聯榜首,8家企業躋身“千億俱樂部”
華為繼續登榜廣東制造業500強榜首,廣深兩地企業占比超過4成。11月28日下午,由廣東省制造業協會、廣東省產業發展研究院、廣東省社會科學院企業競爭力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2017廣東省制造業發展年會暨廣東制造業500強企業峰會在東莞舉行。
華為蟬聯榜首,8家企業躋身“千億俱樂部”
現場發布了2017年廣東省制造業500強企業研究報告,華為技術有限公司、正威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繼續蟬聯廣東省制造業500強第一、二名。報告顯示,2017年廣東制造業500強企業發展規模繼續擴大,營業收入合計達到3.14萬億元,資產總額合計達到3.49萬億元,比2016/年入選企業的營業收入、資產總額增長15.4%、25.5%。從營業收入區間來看,超過100億元的企業共有34家,其中超過1000/億元的企業有8家,華為公司和正威國際之后是廣汽集團、美的集團、格力電器、TCL集團、比亞迪和中興通訊。
從地域分布來看,全省有20個地級及以上城市有企業入選廣東制造業500強的企業。入選企業數量排名第一的是深圳,達113家,隨后是廣州,入選企業數也有101家。廣深兩地入選企業合計為214家,占比達到42.8%。緊隨其后的是佛山、東莞、珠海、中山、惠州、江門、汕頭等傳統制造業大市,其中佛山入選的企業數量為58家,東莞入選的企業數量為47家。數據顯示,這7個城市入選企業總數為247家,占比49.4%。而其他包括肇慶、揭陽、潮州、汕尾、梅州、韶關等11個城市的入選企業數量均在10家以下,合計為39家,占比為7.8%。與2016年相比,深圳入選企業數量增加最多,增加了14家。
報告分析指出,珠三角、粵東、粵北、粵西4個地區入選廣東制造業500強企業的數量分別為449家、37家、5家、9家。與2016年相比,2017年珠三角和粵北區域均有下降,粵東、粵西地區增加幅度較大。
從行業分布來看,廣東制造業500強企業主要分布于27個行業,其中計算機、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,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等兩個大行業仍然是廣東制造業500強主要集聚的行業,兩個行業的企業數量達到186家,在500強企業中占比達到37.2%,比去年的35.8%上升了1.4個百分點。另外,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、醫藥制造業、專用設備制造業、非金屬礦物制品業、汽車制造業等5個行業的入選企業數量達到或超過20家,合計為1487家,占500/強企業總數的29.6%。
報告認為,2017年全省制造業產業結構進一步調整,產業競爭力得到提升。但與世界級大型制造業企業相比,廣東制造業大中型企業產業層次不高,主要集中在勞動密集型、技術含量相對較低的傳統制造業領域,對傳統產業高端環節延伸不夠,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領域滲透和掌控仍然不夠。總體仍缺乏全球價值鏈控制權和支配權。建議以提升產業價值鏈為方向,推動制造業大中型企業在全球的戰略布局;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重點,加快制造業大中型企業的產業布局;以進一步集聚創新資源為核心,優化制造業大型企業的資源布局。